“双能双效”导向的高校双师型教师动态培养机制研究

Authors

  • 程 张 成都大学
  • 建峰 李 成都大学
  • 蓉 张 成都大学
  • 艺文 唐 成都大学
  • 灶燃 牟 成都大学

DOI:

https://doi.org/10.70693/jyxb.v1i2.58

Keywords:

双能双效;动态需求响应机制;新文科;教师能力重构;产教融合;高校双师型教师;分层认定

Abstract

新文科建设对高校教师能力提出跨学科融合与技术转化新要求,然而传统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面临技术响应滞后、学科壁垒难消、评价导向失衡等系统性挑战。本研究主要探索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双师型教师“双能双效”培养的有效路径,破解能力培养与效能产出断裂的困局。基于文献研究和成都大学文科学院的实证调研,综合运用问卷调查、深度访谈与政策文本分析,创新性构建“双能双效”培养模型:“双能”指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协同发展;“双效”关注教师发展效能与学生成长效能的相互促进与反馈强化。研究设计并论证了以动态需求响应机制为核心的实施路径,核心举措包括分层认定机制、校企协同机制、评价-激励联动机制及跨学科教学团队强制组建机制。该研究不仅为“实践共同体”理论在文科教师发展中的应用提供了新证据,更通过制度化的动态响应机制设计,为同类院校破解师资瓶颈、推动从“资格认定”迈向“能力赋能”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式。

References

[1] Bandura A. Self-efficacy: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[M]. New York: Freeman, 1997.

[2] Caprara G V, Di Giunta L, Eisenberg N, et al. Assessing 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-efficacy in three countries[J].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, 2008, 20(3): 227-237.

[3] Hutchins R M. 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 [M]. New Haven: Yale University Press, 1936.

[4] Lave J, Wenger E. Situated learning: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[M]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1991.

[5] Norton R E. DACUM Handbook [M]. Columbus: Center 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Employment, Ohio State University, 1997.

[6] Schultz T W.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[M]. New York: Free Press, 1971.

[7] [德] 赫尔曼·哈肯. 协同学习:大自然构成的奥秘[M]. 上海: 上海译文出版社, 2005.

[8] [美] 西奥多·舒尔茨. 论人力资本投资[M]. 吴珠华, 译. 北京: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, 1990.

[9] 刁均峰, 韩锡斌. 职业教育“双师型”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[J]. 现代远距离教育, 2021(10).

[10] 古翠凤, 喻晶晶. 产教融合背景下“双师双能型”教师团队建设[J]. 集美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, 2018, 19(06): 10-14.

[11] 贾文胜, 梁宁森. 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院校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建设[J]. 中国高教研究, 2015.

[12] 李新, 李艳燕, 李巧英. 双师型STEM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[J]. 现代教育技术, 2021, 31.

[13] 刘韧, 韩玉铭, 刘玉静. “双高”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“双师型”教师自我身份认同危机形成机理与化解策略——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[J]. 教育发展研究, 2025, 45(4).

[14] 罗正红. 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路径[J].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, 2016, 29(10): 15-16.

[15] 马平.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“双师双能型”教师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策略研究[J].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 2025, 53(02): 119-124.

[16] 全守杰, 张惠冰. 高职院校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的建设机制与优化路径——基于“双高计划”职业院校的质性分析[J]. 现代教育管理, 2023(9).

[17] 舒娟. 基于1+X证书制度的高职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建设探索——以托育专业为例[J]. 中国教育学刊, 2024(9).

[18] 舒杭, 顾小清.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与行动框架[J]. 现代教育技术, 2022, 32(11): 24-33.

[19] 宋雅, 万东升. 美国职业教育“双师型”教师评价标准的关键特征及现实启示[J]. 现代教育管理, 2024(6).

[20] 孙宏磊, 伍婷玉, 彭国军, 等. 新时代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——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[J]. 高教学刊, 2025, 11(22): 142-145+150.

Downloads

Published

2025-08-27

How to Cite

张程., 李建., 张蓉., 唐艺., & 牟灶. (2025). “双能双效”导向的高校双师型教师动态培养机制研究. 中国现代教育学报 , 1(2), 80–98. https://doi.org/10.70693/jyxb.v1i2.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