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能技术替代劳动者困境的法治路径探析
DOI:
https://doi.org/10.70693/jyxb.v1i2.43Keywords:
人工智能;劳动保障;机器人税;失业保险Abstract
人工智能技术重构了劳动力市场,由此引发税收失衡与保障缺位。技术替代导致传统劳动所得税基萎缩,失业保险因覆盖不足难以保障劳动者权益,因此需要构建新型税制与保障体系。全球治理探索表明通过创设机器人税等新型税种,对失业保险进行多元化改革,能够协同提升治理效能。税收调节、法律革新与社会保障的同步联动最终实现技术红利共享,促进劳动力市场可持续发展。
References
[1]马奔,叶紫蒙,杨悦兮.中国式现代化与第四次工业革命:风险和应对[J].山东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23(01):12.
[2]姜美琦.人工智能背景下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[J].经济研究导刊,2024(16):153.
[3]杨萌萌.“机器换人”背景下人工智能税的困境与出路[J].吕梁教育学院学报,2024(04):124.
[4]王婷婷,刘奇超.机器人税的法律问题:理论争鸣与发展趋势[J].国际税收,2018(03):30.
[5]王文珍,李文静.平台经济发展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[J].中国劳动,2017(01):5.
[6]凤凰网.向机器人征税!盖茨的提议是公平还是倒退[N].第一财经日报,2017-08-13(001).
[7]张肇廷.对AI机器人税的质疑[J].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2(06):70.
[8]高和荣.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保障:新挑战与新路径[J].社会保障评论,2021,5(03):3.
[9]朱力,夏恩君.机器人税: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时代的税收挑战[J].未来与发展,2022(04):40.
[10]郑功成.社会保障学[M].北京: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,2005:349-350.
[11]巩春秋.关于失业保险制度功能转型问题的思考[J].山东社会科学,2014(11):82.
[12]王文珍,黄昆.劳动基准立法面临的任务和对策[J].中国劳动,2012(05):9.
Downloads
Published
How to Cite
Issue
Section
License
Copyright (c) 2025 璐琪 唐

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