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媒时代传媒教育的转型逻辑、实践路径与价值重构

Authors

  • 骁 刘 贵州民族大学
  • 晨璐 王 贵州民族大学

DOI:

https://doi.org/10.70693/jyxb.v1i2.42

Keywords:

传媒教育;智能化转型;文化自信;跨学科培养;AIGC

Abstract

摘要:在AI技术迅猛发展与国家战略推动的背景下,传媒教育正经历智能化、数字化转型。本文聚焦AI技术赋能传媒教育的转型逻辑与实践路径,分析政策导向与产业需求驱动下的专业结构调整,探讨跨学科培养对人才升级与文化深挖的双重价值。提出传媒教育应在师资优化、产教融合与专业转型中平衡技术工具理性与文化价值理性,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文化底气的复合型人才,助力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能力提升。

基金项目:本文系2025年贵州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《跨文化语境下乡村品牌符号再生研究——构建“非遗智媒化”出海传播模型》阶段性成果。

References

[1] 柴剑平, 李芙蓉. 传媒高等教育因人工智能而强:趋势、策略与路径[J]. 现代出版, 2024, (07): 1-8.

[2]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.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[EB/OL].(2019-03-20)[2025-07-01].https://www.cac.gov.cn/2019-03/20/c_1124259365.htm?from=singlemessage

[3]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.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.[EB/OL].(2023-07-10)[2025-07-02].https://www.gov.cn/zhengce/zhengceku/202307/content_6891752.htm

[4] 梁茂龙. 影视传媒行业审计风险研究[D]. 北京交通大学, 2022.

[5] 中国教育网.2025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发布![EB/OL].(2025-04-22)[2025-07-15].https://www.gov.cn/zhengce/zhengceku/202307/content_6891752.htm

[6] 央广网.习近平:加快建设教育强国[EB/OL].(2025-05-31)[2025-07-08].https://news.cnr.cn/native/gd/sz/20250531/t20250531_527191528.shtml

[7] 中国教育网.这些专业,正在“消失”[EB/OL].(2024-07-22)[2025-07-06].https://www.eol.cn/news/guancha/202407/t20240722_2625290.shtml

[8] 郑亮, 周竹青. 构筑基于中国国情的国际传播教育[J]. 青年记者, 2021, (11): 71-73.

[9] 刘微微.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[D]. 广西师范大学, 2023.

[10] 朱志勇, 许心怡, 严清颢, 马雅楠. “赋能”抑或“全能”:关于“人工智能赋能教育”政策的技术观分析[J]. 教育发展研究, 2025, 45 (09): 62-69.

Downloads

Published

2025-07-22

How to Cite

刘骁., & 王晨. (2025). 智媒时代传媒教育的转型逻辑、实践路径与价值重构. 中国现代教育学报 , 1(2), 7–10. https://doi.org/10.70693/jyxb.v1i2.42